在攀枝花培训的每一天,一幅幅三线建设历程的画卷反复在脑海里涌现,波澜壮阔,令我震惊、震撼和感动。
一、画卷令我震惊的是,攀枝花的建设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毛主席曾说过:“攀枝花建不好,我睡不好觉”,“不是建钢厂的问题,是战略问题”......在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十三栋”,我了解到有如此多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将军、科学家到过这里!令我震撼的是,在那个红火的年代,中央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从全国各地,义无返顾,告别亲人,放弃优越的环境来到这不毛之地,用双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令我激动的是,在这座日新月异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背后,是无数的英雄儿女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成昆线每公里的路基下都埋有一位为民族复兴献身的忠魂…
二、精神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凝炼的是攀枝花精神,也就是不畏艰辛、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这里50多年前是不毛之地,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没有住房,更不能生产煤、生产矿、生产钢…没有不畏艰险,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哪里能有这座工业新城? "好人好马上三线“,"党叫干啥就干啥","献了青春献终身"…让挖煤就挖了一辈子的煤,让做锅炉工就烧了一辈子的锅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攀枝花建设者思想境界的最好诠释。一百单八将的科技攻关保证了按期出钢,九十年代初冒天下大不韪,贷款2亿多美元,迎得攀钢二期上马,掌控了发展先机,7分钟生产100米重轨,让攀钢占领国内外主要市场,对钒钛的开发利用,让攀钢再次生机盎然!这不就是勇于创新的力量吗?
三、传承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需要的精神源泉,我愿做一名攀枝花精神的继承者,将其传播、弘扬!
——作者 |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纪委书记 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