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纪检监察培训心得体会
2024年10月14至18日,作为金科部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我有幸参加了总行纪委在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举办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有开展案件调查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案件审理工作实务等多个方面,还参观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苴却砚博物馆。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更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培训收获
通过培训,让我进一步清醒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孟涛组长讲的《谈话的方法和策略》课中,他通过丰富且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从谈话的类型到谈话前的准备,从谈话的常用方法到常用策略,纪检人员需要以道驭术,以术得道,道术结合,需要细心、耐心,用心、小心,需要多谋善断,智勇双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谈话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又要有灵活的策略性,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有细腻的同理心。这种能力的提升,对我今后的工作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在参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时,我看到了三线建设者们“不找爹,不找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豪情壮志,深刻感受到三线人前赴后继献青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内心深深触动。学习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更应该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苴却砚博物馆,我被质地坚实、莹润如玉的苴却砚深深吸引。苴却砚“存墨不腐”,与纪检监察干部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相得益彰,象征着纪检监察干部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坚定,不为纷繁复杂的诱惑所动摇。这种精神,要求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守原则和底线。
二、工作思考
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以“三线精神”为指引,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给单位、奉献给社会。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领导交办的工作不折不扣抓好抓落实,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业务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水平,让工作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打铁首先要自身硬。作为一名支部纪检委员,同时也作为部门合规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我将进一步严以律己,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把苴却砚“存墨不腐”的精神贯穿到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支部建设中,要把这次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利用“三会一课”等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政务法规,让党员干部知道底线是什么、红线在哪里,发挥好纪检委员的作用。同时,我将更加注重合规管理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结合。一方面,加强对部门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监管及行内的规章制度进行,防止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将注重加强与部门同事的交流、互动,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合规管理的要求在同事中潜移默化,努力让每名党员、同事都成为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合规要求的模范。
学习培训是短暂的,课堂培训内容也是有限的,我将以这次学习培训为新起点,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视野,认真履职,潜心工作,努力为单位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